•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潮新闻:浙江中医药大学:“红色创新训练营”让生态文明教育扎根实地、融入实践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9 22:58:31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171710&source=weixin

原文如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红色创新训练营”让生态文明教育扎根实地、融入实践

近日,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9名师生赴百山祖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一场以专业学习、生态物种研究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团队在百山祖冷杉繁育基地学习。浙江中医药大学供图

课堂首站设在百山祖冷杉繁育基地。当师生们听闻野外成熟植株仅存个位数和自然繁殖及嫁接成活率均极低的严峻现实,内心受到强烈震撼。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保护中心万里林保护站负责人以“濒危物种保护”为授课内容,详细讲解了为延续物种命脉所采取的实生、嫁接、组培等人工繁育策略及背后的重重挑战。

“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生命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王乐然副研究员趁热打铁,结合“红色创新训练营”品牌的育人定位展开现场教学。她将濒危物种保护的紧迫性与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相结合,融入中医药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理念,向学生阐释:“守护珍稀植物,就是守护生态安全;攻克繁育难题,就是践行科技报国。这正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这番话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系。

在百山祖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参观学习。浙江中医药大学供图

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动植物标本、系统的生态展示,生动诠释了百山祖“华东生态屏障”的价值。而“人与自然的守护故事”展区,更是一堂感人至深的思政课。几代党员科研工作者扎根深山,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珍稀物种,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守,诠释了“红色初心”在生态保护一线的深刻内涵。师生们驻足良久,被这份执着奉献深深打动,守护绿水青山的信念愈发坚定。

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实地研学,师生们上了一堂沉浸式生态文明教育课。大家表示,将带着这份感悟投身学习科研,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与传承者。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74期 2025-05-31
  • 第373期 2025-04-30
  • 第372期 2025-03-31
  • 第371期 2025-02-28
  • 第370期 2024-12-31
  • 第369期 2024-11-30
  • 第368期 2024-10-31
  • 第367期 2024-09-30
  • 第366期 2024-08-31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