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代表——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11 12:26:10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3/11/content_30061294.html

原文如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代表——

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蕴含着不少绝技,过去多靠师徒口传心授。师承教育是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我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建议,为的是促进中医药守正创新,把老中医的老手艺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代表说。

开设“留小忠师承实验班”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的一大特色。黄文秀代表说,2021年学校引进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大家留小忠教授,开设“留小忠师承实验班”,致力于培养会看病、看好病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师承实验班教学有四个特点。”黄文秀代表介绍,一是突出“特色传承”,以传承气脉为基础,学生学习脉理、望诊、针刺、艾灸、推拿、汤药等古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二是突出“仁心仁术”,在诊治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三是突出“临床实践”,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每天安排学生临床实践。四是突出“治病救命”,培养会看病、能救命的中医传承人。

“实验班的学习方式很独特,强化具有古中医特色的灯芯草把脉、葫芦瓜扎针、静心打坐、呼吸吐纳等训练。”黄文秀代表说,通过按住漂浮在油上的灯芯草进行练习,学生不能让手指碰到油,也不能让灯芯草漂走,以此来提高他们切脉的指力和稳定性。经过跟师实践训练,学生在脉理、望诊、针刺、艾灸等方面进步明显。

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改革?黄文秀代表认为,首先要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科学制定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学习内容、实践要求、考核标准,形成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还要遴选具有良好口碑声誉、扎实学术造诣、独特技能方法、显著临床疗效的名中医等加入师承导师队伍,为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黄文秀代表建议。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70期 2024-12-31
  • 第369期 2024-11-30
  • 第368期 2024-10-31
  • 第367期 2024-09-30
  • 第366期 2024-08-31
  • 第365期 2024-06-30
  • 第364期 2024-05-31
  • 第363期 2024-04-30
  • 第362期 2024-03-31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