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程天科技智能康复奖学金”
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省第十八届、第十九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训练营三等奖
主持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
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校远志学校“优秀学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她就是
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2021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
邓楠

邓楠生活照
做好时间管理,明确学习目标
年幼的邓楠总趴在竹椅上,目光紧紧追随着身为赤脚医生的爷爷。只见爷爷布满厚茧的手中,一根银针轻旋起落,精准刺入村民腰间穴位。不过片刻,村民原本佝偻的身子竟缓缓舒展开来。“就是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医的智慧。”邓楠回忆说。这份自幼耳濡目染的家学熏陶,让她早早在心中埋下志向:要传承中医技艺,用针灸推拿为更多人驱散病痛。多年后,怀揣着这份初心,她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新生的身份,推开了针灸推拿学的专业大门。
初入大学时,面对包罗万象的医学知识,邓楠既感到新奇,又隐约有种难以触及的疏离感,是刺法灸法学这门专业课,让她逐步了解到了针灸学的奥秘——理论课上,老师以提问互动夯实知识;实践课上,学生需在彼此身上练习针法。“第一次扎头皮针时,我的手都在抖,但老师鼓励我们‘信任彼此’。”邓楠笑道。课程结束后,她主动为失眠的亲友施针调理,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生活所用,看到对方酣然入梦的那刻,她真正领悟针灸的精妙:“针灸的精髓不在技法之巧,而在于医者与患者间心神的共鸣。”
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邓楠也曾经历成绩的起伏,这让她意识到扎实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方便记忆,邓楠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将知识点拆解成关键词,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刺法灸法学》中庞杂的扎针点位,被她化作“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的韵律。此外,她坚持睡前背诵、晨起回顾的好习惯,利用记忆黄金期巩固知识:晨曦初露时,她在杏林亭中诵读,让书香与药香交织;深夜灯下,她执笔默念,让记忆随文字流淌。“把书‘读薄’再‘读厚’,学习才能游刃有余,针法也便有了魂。”她分享道。

邓楠学习照
在学习中,邓楠秉持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则。她每晚制定次日计划,再按优先级排序任务,规定每一时间段要完成的任务,在保持适度弹性的同时,坚持“今日事今日毕”:早起温习《黄帝内经》、午间处理班务、晚上参加课题研讨……就连坐地铁通勤的碎片时间,也被她用来记忆单词。但邓楠并非天生就擅长管理时间。她坦言:“一开始制定计划,总想着要‘全天无休’把时间塞满,可很多时候并不能完成任务。后来才慢慢明白,时间管理不是机械地填满每分每秒,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也正因摸索出这样从容的管理方式,她得以在学业、竞赛与学生工作中游刃有余,接连斩获各类奖项。
连续三年保持专业前10%、获得国家奖学金……这些荣誉于邓楠而言像一面镜子,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奖学金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回报,更让她在社交中自信从容,并成为学妹学弟们眼中的榜样。

邓楠获奖证书
谈及未来,邓楠目光灼灼:“医术需精湛,医德更要纯粹。”她以爷爷为楷模,立志成为“既懂用针,更懂用心”的医者。正如她所言:“大医精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只是在医学路上,各行各业中,唯有真诚与坚持,才能攻克难关。”
投身学科竞赛,破解现实难题
大一那年,邓楠在学院科技部接触到了创新创业竞赛。怀揣着用中医智慧破解现代社会健康难题的热忱,她加入了学长学姐牵头的竞赛项目。凭借在答辩舞台上的突出表现,她不仅初绽锋芒,更为日后接连参与多项竞赛筑牢了根基。
这颗创新竞赛的种子,在专业知识的浇灌下破土而出。在学习《中药学》时,一味味中药在邓楠眼中似乎有了灵性,激发她投身于中药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上,白芷、辛夷等中药的药性,让从小被鼻炎困扰的邓楠灵光乍现:“社会上也有不少人被鼻炎所折磨,为何不通过研发中药鼻炎喷剂缓解症状呢?”在辅导员的建议下,她决心组建“鼻安定”团队。从最初的几名成员,到逐步吸纳数据分析、视觉设计等专业人才,“鼻安定”团队最终形成跨学科协作的团队,并成功研制出中药鼻炎喷剂配方,初步通过临床试验。“相比一些西药喷剂,我们的中药喷剂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快,效果好的优势。”邓楠自豪地介绍。
为了进一步雕琢项目,冲击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身为团队负责人,邓楠起草了完整的项目计划书,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成员共商具体方案。从文本、美工到财务,她根据每位成员的专长细分任务,再逐一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五个多月的备赛周期里,期末复习与暑假留校的双重压力交织,方案执行中又屡屡爆发意见冲突,团队成员被疲惫裹挟、情绪比较低落。邓楠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大家注入动力,耐心疏解队员心中的郁结,用民主决策的形式平息分歧。“我认为领导者,从不是独断专行的独裁者,而是要让每个声音都能被听见、有回响。”她这样说。

邓楠参加浙江省第十九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
时光煮雨,岁月成花,邓楠带领团队斩获了国赛的入场券。利用课余时间,邓楠在b站等平台观摩路演视频,学习答辩技巧;在桌前不断调整项目细节,力求以最好的效果呈现;在镜子前一遍遍地练习表情姿态,并根据自己模拟答辩的录像调整演说节奏。当国赛的聚光灯落在邓楠身上,面对评委犀利的提问与观众潮水般的注视,正是日复一日的打磨沉淀,让她始终冷静镇定。最终,她以自信的微笑与真诚的答复打动全场,一举夺得国赛铜奖。
谈及这份荣誉,邓楠坦言:“竞赛的意义不止于获奖,更在于借着青春的力量,让更多人看见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场竞赛于她而言,更是一次自我挖掘的契机——她从中发现了自己在创新探索、统筹协调与表达沟通方面的巨大潜力。聚光灯下,她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年运用中医传统智慧破解时代问题的无限可能。
参与宣传实践,传承中医药文化
赛场之外,邓楠用同样细腻的针法,编织着服务他人的温暖图景。身兼数职的邓楠对管理工作与人文关怀有着独到的心得。担任班长期间,邓楠带领班级获评“双早优秀班集体”。面对同学对早读早练的抵触,她创新推出“知识竞赛+小礼物激励”模式;针对个性鲜明的同学,她采用“一对一”沟通策略。“管理不是命令,而是理解需求。唯有以真诚之心关怀同学,方能以信任之桥连接彼此。”邓楠说道。
此外,身为院学生团委副书记,邓楠还组织策划了多个重要活动。组织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以及入党积极分子暨团学干部培训班的经历让她对“统筹”二字有了更深的领悟。从参会人员的确定、议程的精心设计,到协调各方时间安排,再到会议材料的系统收集与选票的严谨统计,每一个环节都在她的周密部署下稳步推进。“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决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激励着我在实践工作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邓楠如是说。

邓楠参加学校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暨2023年度学生工作表彰大会
暑假期间,邓楠参加社区义诊,运用所学的中医知识,为群众现场演示耳穴疗法。“耳朵上贴几张胶带能治病?”一位饱受失眠和心悸困扰的老奶奶路过义诊棚,对宣传板的内容产生了疑问。邓楠耐心地解释穴位原理,为她往有安神作用的神门穴贴上耳穴贴,并叮嘱她每日按压。几天后,奶奶特意寻来,眼中带笑:“夜里能睡踏实了,心口也不闷了!”望着越来越多闻讯而来的居民,邓楠颇有感触:“看到大家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如今的赞不绝口,我深感自豪,也更加坚定自己身为中医学子传播中医药文化和守护公众健康的信念。”
步履不停,邓楠始终行走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路上:校运会的赛场边,她为运动员推拿放松肌肉,给他们在赛道上加油助力;浙大的讲堂里,她分享养生智慧,讲述常用穴位的妙用……从热忱奉献的志愿者,到针灸推拿文化的传播者,她以一次次志愿实践为纽带,让专业知识流淌出助人的温度。
“我将玫瑰藏于身后,风起花落,从此鲜花赠自己,纵马踏花向自由。”邓楠用这句话诠释她的成长哲学。她始终相信:努力是掌控命运的缰绳。只要足够坚定,每一程风雨终将化作遍地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