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用专业守护母婴安全,这位助产学子把热爱装满行囊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19:29:18

获国家级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专项奖学金

获全国第二届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

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金奖、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浙商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建行杯”第九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班干部、校优秀团干、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目前已保研至浙江中医药大学

她就是

护理学院2021级助产学专业本科生

丁泓淋

图片

在兴趣与热爱中,坚定专业目标

产房里,忙碌而充满期待的氛围中,正在实习阶段的丁泓淋专注地观察着产妇的情况,在这细致有序的环境中,新生儿“哇呜呜”的一声啼哭,瞬间消散了所有人的疲惫与紧张。当初,纪录片《医者仁心》中感动丁泓淋的妇产科场景,如今已变为现实,看着新生命的诞生,她深切体会到学习助产学专业所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

回想起刚进入大学时,丁泓淋意识到传统的“重复记忆法”对于助产学专业庞大的知识体系已不再适用,于是,她开始采用“情景记忆法”。例如,在学习《急救护理学》时,无论是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还是遇到烧伤、溺水等意外的急救处理,丁泓淋都会设想实际情景,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模拟操作。同时,她也认真倾听老师在课堂上分析的案例,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这种基于情境的学习方法,不仅让丁泓淋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也让她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能够更加自信地作出决策。在保研面试时,面试官提出了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相关的问题,丁泓淋凭借对课堂上所学病例的回忆,从容作答,“情景记忆法”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着她。

在学习助产学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医院实习让丁泓淋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尽管在学校里掌握了静脉注射等基本技巧,但面对真实病人时,操作往往充满了挑战,血管的选择并不像模型中那样简单,操作时也需要更多的经验与技巧。每当遇到困难,丁泓淋都会虚心向带教老师请教,不因为自己是实习生而回避挑战。她明白,学校里的的理论知识只是框架,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和实际效果。

图片

丁泓淋的近期规划集中在个人成长与学术提升上。在实习期间,她计划加强英语能力,深入阅读学术文献,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挑选感兴趣的课题,为将来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在长远规划中,她希望多参加学术论坛等活动,扩展学术视野,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

求知的热情与严谨的态度,让丁泓淋克服了本科生活的常规学业压力,在学习的路上稳中求进,有能力与机遇去选择自己深造的目标。她认为,作为一名年轻人,面对未来无限的可能,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并能够长期发展的方向。

在多元化竞赛中,探寻职业方向

以赛促学,丁泓淋在竞赛中不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参加全国第二届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的前期,团队经历了反复而枯燥的演练,偶尔会出现情绪波动,丁泓淋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带领团队统一步调、相互信任,明确了大家的共同目标,有效地阻止了焦虑情绪的蔓延。在接产技能大赛中,团队成员分别承担正常接产技能操作及照护任务,其中,情况评估环节难度最大。 与操作技能不同,情况评估要求助产士对产妇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动态做出精准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知识和技能。 这样的挑战让团队在初赛时的表现不如预期,然而,丁泓淋在总结反思后,鼓励团队突破“按部就班”的思维模式,“我们最初的训练偏重于一板一眼的操作,而临床要求更多的是应急反应和灵活的判断。 ”丁泓淋说。 于是在决赛时,她们放松自己,尽情发挥。 比赛中的“自然”状态使她和队友们更加接近了临床工作中的真实情况,最终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团体一等奖,并取得了优异的个人成绩。每一次历练,都是通向更高层次的阶梯。丁泓淋说:“无论是比赛还是临床实践中, 接产技能对于顺利分娩也至关重要,赛前我通过对分娩用力的指导、分娩体位的选择以及产妇心理的安抚等方面的练习,提升了自己接产手法和非药物镇痛方法的选择能力,使得我在面对实际操作时更加从容。” 这次经历让她意识到,参与一次竞赛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考察,更是对临床思维、沟通协作和心理调适等能力的全方位锻炼。

图片

丁泓淋(右一)参加全国第二届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

为了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道路,并反思大学期间的经验,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目标,丁泓淋以《做生命花开的守望者——我的藏区基层助产士之路》为主题,参与了职业规划大赛。赛前,她通过调研藏区医疗工作,了解了藏区助产士的技能要求,并通过与专业人士的深入交流,明确了基层助产士所需的核心能力,并通过与专业人士的深入交流,明确了基层助产护士所需的核心能力,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知识与实践能力上的不足。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她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逐步建立与目标相匹配的行动成果。“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更加理性地分析与决策。”丁泓淋说。

职业规划不仅是目标设定,更是一个动态的自我审视与调整过程,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帮助丁泓淋做出了更加理性和切合的职业决策。基于对时代需求的敏感捕捉,以及对个人兴趣和长远发展的深思熟虑,丁泓淋选择在自己的母校继续攻读老年中医方向的研究生,不仅是因为这里具备深厚的学术底蕴,更因为她深知,这条路能够带给她更多的机会与挑战,也能让她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走得更加坚定。

在实践与奉献中,成就更好自己

作为班长,丁泓淋锻炼了合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同学有效沟通。在马拉松赛事中,丁泓淋担任医疗志愿者,收获了许多肯定与感动,深刻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意义。这些经历拓宽了她的视野,帮助她在与他人交流中找到自我价值与力量。始终秉持“拥抱真我,丰富生活”的理念,不断完善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与坚韧。

图片

丁泓淋(第一排右二)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丁泓淋走访了18个革命老村,深入了解红色革命故事、开展实地调研、并参与志愿服务。在与当地居民的访谈中,她发现部分居民对自己村庄的红色历史并不熟悉,甚至无法清晰地讲述这些历史故事。于是,团队通过参观当地的展馆,并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革命故事,并将这些珍贵的历史传递给当地居民。在长兴县的走访中,丁泓淋了解到村里大多数居民为年长的老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缺乏陪伴和关爱,团队通过开展包香囊等关怀活动,给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幸福。当看到老人的脸上露出笑容时,丁泓淋深感动容。通过服务他人、关心社会,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使命与价值。

丁泓淋常常通过徒步旅行来释放压力,大自然的广袤与宁静带给她内心的平和。此外,音乐也是她解压的良方,旋律会带走她所有的困扰。更多的时候,她会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与冲突,把焦虑转化为动力,在繁忙琐碎的事务中迅速理清思路,将待办事项按轻重缓急分类,每划掉一项待办事项,丁泓淋的心情便会轻松许多。

曾经,丁泓淋常常因为他人的评价而陷入内心的困惑与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外界的评价和意见和解。大学期间,她变得更加洒脱,能够更加从容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在老师和辅导员眼中,丁泓淋是成绩优异、责任心强的学生;在同学们眼中,她是一个值得信赖、思想成熟的朋友;而在她自己眼中,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像个大大咧咧的“小孩”,对生活保持着好奇与热情。

“努力到风生水起,努力到无能为力。”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丁泓淋。在大学期间,她全力以赴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与学习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与挑战,她都不轻言放弃。如今,研究生生活即将开始,正如那句“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所表达的,经历了无数挑战与磨砺,丁泓淋相信,她的未来之路必然愈来愈璀璨。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70期 2024-12-31
  • 第369期 2024-11-30
  • 第368期 2024-10-31
  • 第367期 2024-09-30
  • 第366期 2024-08-31
  • 第365期 2024-06-30
  • 第364期 2024-05-31
  • 第363期 2024-04-30
  • 第362期 2024-03-31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