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沈晓霞: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特派员”故事

资讯来源:药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29 20:25:35

沈晓霞,学校派驻景宁科技特派员,现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松阳研究院执行院长,学校“浙八味”研究所副所长,药学院人参鉴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植物精油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曾获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省级优秀特派员、丽水市优秀特派员、景宁县优秀特派员,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磐安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奖励基金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种质资源创制、药材栽培和加工、健康产品开发。主编专著4部(其中2部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副主编专著1部,编委专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7项,颁布标准14项,为主共育成中药材新品种9个。

深入调研,帮助农民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2010年开始,沈晓霞先后派驻景宁畲族自治县标溪乡和雁溪乡,2013年担任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团队特派员首席专家。至今,个人特派员服务13年,团队特派员服务10年。在与中药结缘的道路上,沈晓霞已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深耕于中药材资源、种植、产业提升、产品开发的研究方向,用科研技术浇灌山区特色产业之花,助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知道,中药材只有向产业和经济优势转变,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助力农民增收,使中药材产业增效。”沈晓霞说,“2010年初到景宁,山路蜿蜒,山岭巍峨,这里是被大山环抱的小县城,交通的不便利,环境的束缚,让它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潮流。”

在推广种植新技术、指导种植的过程中,也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比如:农民的传统观念与新兴科学技术理念的碰撞,药材种植产出与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的碰撞,不同药材全国种植情况与产业链需求的碰撞等。这些考验都是高质量脱贫致富上避不开也不能躲避的阻碍,那么如何转变农民观念呢?

沈晓霞(右一)在药材市场了解药材行情

在最初进行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的时候,沈晓霞待在乡镇,跟着村民们一起卷起裤腿下地,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通过下乡宣讲培训、基地种植示范,让农民看得到新技术、新品种引入带来的效益,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纷纷开展种植新的药材品种。

除此之外,沈晓霞指导种植前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构建合理的种植规划。在2012、2013年推广种植覆盆子时市场价格为40-50元/公斤,她通过调研和市场需求预测覆盆子市场价格走势,使指导种植的基地产出期与价格峰点相吻合,农民效益获得最大化。

“在覆盆子价格达到300元/公斤时,农户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句话更加坚定了我带领农民致富的决心。”沈晓霞说。后期随着价格下滑,她重新仔细计算种植成本,辅导农民应用快递冷链进行覆盆子鲜果销售。

科技创新,积极提高中药材良种化水平

2013年,沈晓霞作为中药材产业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结对服务磐安,帮助解决中药材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和共性技术瓶颈。她扎根基层,倾情倾心帮扶,通过技术成果的推广辐射,有效推进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在调研中,她发现磐安中药材种植病害严重,白术等药材整体产量低,她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培育新产品,经过多年实践,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浙术1号”获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白术新品种。

“白术入药的是根茎部分,如果在开花的时候不把花蕾摘掉,就会影响生长,降低产量。传统的人工摘除方法不仅效率低,也很容易诱发病害。”沈晓霞说。她研发了“药剂去蕾”方法,通过基地示范和良种生产,最终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全县中药材良种化水平。从2006年到2014年,新品种在田间表现出了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沈晓霞(左二)在覆盆子基地指导种植

沈晓霞协助招商引资,还成功引进广东一方制药年产12亿袋颗粒饮片项目,引进杭州俞同春饮片加工项目;与磐安中药材研究所合作申报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助当地开发保健食品,包括超帅牌优力卡胶囊、参术膏、破壁灵芝孢子粉研制,并为6家企业研发了黄精为主要原料的饮料、糕点等食品,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作为一名特派员,我有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个过程,我收获的不仅是像家人般朴实的农民的喜爱,更是他们获得收益开心时给我的动力和幸福感。这份幸福感不是因为我在这个岗位上贡献有多大,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我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他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关系到药农们的切身利益。”沈晓霞说。

技术推广,推动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

2017年,在标溪乡何庄村,沈晓霞探索黄精药材高海拔大田无遮阴与稻草覆盖基地种植模式。“每次去乡里,当地种植大户都亲切的要求我去家里,说着‘沈老师,再给指导指导,你说怎么种我们就怎么种,你说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

“2019年,雁溪乡着力打造中医药康养产业,要求我转换乡镇去雁溪发展中医药产业,虽然路程更远更崎岖,但是艰苦的环境、特殊的工作性质,更能锻炼人、磨练人。”沈晓霞说。在雁溪乡,她指导打造黄精高海拔大田无遮阴规范化种植基地520亩,收集畲药资源40多种,成功构建了集观光、科研、教学实训一体化的畲药资源科普基地。随着中药材一产面积的扩大,中药材产量增加,农民和企业又将面临着药材质量、出路和效益问题,迫切要探索新的道路以推动产业发展。

沈晓霞(左一)指导黄精种植

为提前布局,2019年开始,沈晓霞和业主方多次交流沟通,开始着手建立中药材初加工共享、共富工坊,在雁溪建立了“黄精馆”,统一加工技术,服务周边农户,把黄精产品做成口感佳、品质稳定的商品。2021年开始,开发以黄精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为业主开发了黄精酒、黄精蜜饯、黄精茶和黄精固体饮料等产品,为黄精产业链延长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得到成果肯定的同时,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和药农们互帮互助、人员互动、观念互通,实现与药农共同发展,要从授人以鱼的‘输血’式帮扶,转变到授人以渔的‘造血’式帮扶,才能更好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沈晓霞说,“只有提供最好的科技服务,才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对得起科技特派员这个身份。”

未来,沈晓霞希望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帮扶路上,帮助药农选准品种、选对路子、选好项目。“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科技特派员工作看似很小,但是我投入了真情,付出了真心,在繁忙中享受了充实,也体味了工作价值。”沈晓霞说。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57期 2023-09-30
  • 第356期 2023-08-31
  • 第355期 2023-06-30
  • 第354期 2023-05-31
  • 第353期 2023-04-30
  • 第352期 2023-03-31
  • 第351期 2023-02-28
  • 第350期 2022-12-31
  • 第349期 2022-11-30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