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项
连续两年综合测评排名年级第一
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
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社会工作专项奖学金
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文艺工作先进个人
优秀青年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决赛
优秀团队负责人等
她就是
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 胡依涵
因为热爱,一切便有了意义
预防医学专业蕴含的中医“治未病”思想理念,深深吸引着从小对医学有浓厚兴趣的胡依涵。当了解到身边的中老年人深受慢性病困扰,胡依涵便一直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够与促进公众健康、防治慢性病相关。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坚定选择了预防医学专业。
进入大学,为了让自己保持沉浸式学习状态,胡依涵喜欢在图书馆自习,这样可以在减少干扰的同时又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敦促自己。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她坚持充分利用白天时间学习,提高效率,晚上早点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对于专业学习,胡依涵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首先把课本里的内容读熟,再通过笔记把握其中的内在逻辑,帮助理解记忆和应用。梳理逻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理解,针对的是课本中的难点或自己读不懂的知识点,而对于已掌握的知识点她认为就不用重复整理笔记了。
胡依涵说:“《流行病学》的知识点比较抽象,我就会看一些文献资料,与书本内容对应着看,相当于把知识进行拓展,这样对书上的文字会有更多不一样的理解。再如《社会医学》这门课,概念性较强,较难记忆,上课和复习时都比较困难,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我会用理解代替死记硬背,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复述知识点,效果非常好。”
相互支持是团队前行的重要力量
中华经典诵读、思政微课、统计调查设计大赛......在刚开始参加各类比赛时,胡依涵也遇到过困难。比如在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时,文本撰写就是一大挑战。但她不退缩,迎难而上,不断阅读比赛通知要求,查阅职业生涯规划资料,查看比赛的新闻报道,理清思路;再学习学长学姐获奖的优质文本,借鉴好的做法,最终形成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文本材料。
胡依涵经历了一个个比赛,担任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统计调查设计大赛等团队负责人,从“竞赛小白”到担任“团队领头羊”,她凭着一股子韧劲完成了成长蜕变。
作为团队负责人,胡依涵觉得自己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要把握好团队工作进度和节奏,与成员逐个沟通了解情况,协调好队员的工作时间并分配好任务。胡依涵说:“团队最初制定的计划总会经历多次调整,作为团队负责人,要把控好时间使任务如期完成。同时,也要鼓励团队成员各抒己见,进行头脑风暴,让团队各项工作都能更顺利地开展。”当思维的火花迸发时,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呈现出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对于带领团队时遇到过的问题,胡依涵说:“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工作节奏不一引起的,因此我需要时常和团队成员沟通进度,了解问题,并一起应对。我认为建立共同目标是引领团队一往无前的最大精神力量,想想我们付出努力是为了得到什么,自己已经做了什么,就会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胡依涵认为团队协作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理解,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相互支持,是让团队一起前行的重要力量。
努力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课堂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另一大途径。在学习的同时,胡依涵积极参加学生会、辩论队、礼仪队等学生组织,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说:“平时我会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在学生工作上,也会抓住其它的碎片化时间学习。在复习上有困难时我会及时向老师请教,解决难题。如有需要团队完成的课程作业时,我会与其他同学通力合作,完成任务。”
2022年初,在社区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胡依涵主动报名社区抗疫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和扫码工作。她还为居民们送去了新春祝福和苹果、牛奶等物品。胡依涵回忆道:“社区负责人在了解了我的专业后,提出让我指导社区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我用老师在学校教的操作流程顺利完成了指导任务,获得了大家的称赞,这令我印象深刻。”
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作为红色之旅团的负责人,胡依涵带领队员采访身边党员榜样、走访家乡红色印记、投身专业领域实践,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她的自身素养,更坚定了她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信念。胡依涵还曾连续两年作为学院杏林先锋队的一员,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志愿服务。这些志愿活动让她对自己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胡依涵说:“能够将自身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帮助他人,获得大家的信任,这种自豪感与责任感是激励自己不断踏实学习、扎实掌握各项技能的最好催化剂。”未来,胡依涵希望自己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