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进行时,不松懈!继续坚持!作为医学生,她换上“战衣”抗击病毒,“医”无反顾 求本远志。


这位正在马德里塞韦罗•奥乔亚医院ICU病房抗疫的护士名叫叶涵荃(Ye Beatrice),年仅24岁,是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的硕士在读生。
因为我是护士,而他们眼中都是对生的渴望!
叶涵荃出生在西班牙,祖籍温州文成,父亲是较早一代的移民。今年寒假,她回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不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且已在西班牙全境蔓延。叶涵荃所在的马德里是西班牙确诊病例最多的地方。

叶涵荃(左一)在浙江参加社会活动
眼看患者人数呈指数型增长,在与父母商量后,叶涵荃主动联系了去年夏天她曾实习过的塞韦罗•奥乔亚医院,表示愿意增援。这是目前马德里地区收治新冠肺炎第三多的医院,叶涵荃因为曾有相关护理实习经历而被安排在了ICU病房。自3月14日起,她正式参与救治。

叶涵荃工作所在的塞韦罗·奥乔亚医院
塞韦罗•奥乔亚医院的ICU病房有两个大间,共12张病床,每六张床暂配3名护士、2名医生、2名护理。医护人员分为每组两人,互相监督也互相打气:“你很棒,加油!”叶涵荃说,因为在这里确实需要很大勇气,“即便我知道ICU都是危重病人,但远远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程度。”

叶涵荃和同事们发现俯卧可以显著提高呼吸模式,但调整患者的姿势需要两位护士、两位护工以及一位医生协作,工作量非常大。“有些病人因为长时间接受插管、药物治疗,神智不清。但我还是能感受到病人们眼中透出的求生欲望。这里,我们见证了更多的生离死别,但也会因为他们眼中生的希望,让彼此继续鼓起信心、努力坚持。”

叶涵荃一周有三种班次:上午8点到下午3点、下午3点到晚上10点、晚上10点到第二天8点。由于防护物资紧缺,上午和下午班次的口罩需要佩戴7小时,夜班的口罩则需要佩戴10小时。为了每个小时都能获取病人的各项系数,护士们要共同照顾病房中所有的病人,以节约防护服。

为了做好防护,叶涵荃下班后也不回家,而是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找了房间。
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消除隔阂才能抗击疫情!
叶涵荃的很多朋友们都给她发去了信息,有些甚至做好了美食送给她。她的经历被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陌生人也发私信鼓励她。


叶涵荃说,像她父母一样,在西班牙有很多华人出于责任,早在疫情扩散前就已经自觉居家隔离。许多西班牙华人因为春节回到中国,返回西班牙后,大部分选择自我隔离两个星期。同时,在西班牙宣布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全境封锁前的数周,华人们就已经开始主动关闭商店、佩戴口罩了。“保护自己,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他人,华人的自律也赢得大家的尊重。”

西班牙街头
此外,遍布西班牙各地的华人群体已经向西班牙各个委员会、国家警察局和医院捐赠了许多口罩、防护服、手套、消毒酒精以及护目镜。

“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没有人是旁观者,看到中国派遣了医疗队,又带来了众多医疗物资,我也很感谢他们。这一刻我觉得,只有万众一心,无国界无国籍限制,才能共同战胜疫情。”
——叶涵荃的抗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