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军
丁学军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一时间请战支援抗击疫情第一线。丁主任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得知儿子即将奔赴武汉消息时,她失眠了一整晚,担心儿子年前感冒咳嗽还没好,这个时候去武汉支援身体吃不吃得消?但她知道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情,是儿子职责所在,最终她决定全力支持儿子。

在现场视频连线丁主任时,“丁妈妈”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一定要保重身体,妈相信你,一定要把你最好的技术发挥出来,给大家带回好消息。”
徐慧连
2月3日,是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徐慧连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一天。8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没上厕所的她交完班后,在工作联络群里得知重症医疗组医师人手紧张需要支援,立即向医疗队提出请愿,“我有十年ICU经验,我可以去ICU。”

她告诉队长,除了十年ICU工作经历,她也是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终生志愿者,已连续十年去往中国最偏远贫困的地区开展医疗援助,曾去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省玉树州志愿服务,能适应在恶劣的条件下开展工作,请组织上相信她,她能行。当天晚上,队里通知她第二天白天熟悉ICU病房工作,接下来上ICU的班。她“如愿”应征上岗。

明知山有险,偏向险山行!
徐慧连用行动诠释了“困难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的责任与担当。
李楠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看到身边无数的共产党员无惧无畏,冲锋在前,他们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更加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请党组织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

2月3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护士李楠,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武汉天佑医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李楠是内蒙古人,在杭工作已12个年头,小巧玲珑的身材下,掩不住北方女孩大气爽直的性格。大年三十晚上,看到医院发出支援武汉的倡议书时,李楠瞒着父母跟护士长报了名。
“女儿从小离开家在外求学,我们聚少离多,这两年在杭帮她带孩子,大家的交流多了。”李楠的父亲眼里,女儿秉承了他果断、敢说敢做的风格,从接到任务后仅仅几分钟就决定出征武汉。

从1月28日奔赴武汉,经过整整4天感染防控培训、诊疗流程优化、防护措施训练、病区环境熟悉等一系列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2月3日李楠正式进入隔离病区开始医疗救援工作。
除了给患者提供医疗上的护理,还要负责患者生活上的护理。倒水、喂饭、换尿不湿……“全副武装”在几个病房之间连轴转,一个班下来后,浑身湿透。虽然辛苦,但心里觉得很充实。

“还是蛮想女儿的,出发那天怕她粘着不让我走,也没跟她告别。只能每天看老公发来的照片解解馋……”说到这里,电话那头的李楠沉默了许久,“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全社会在努力。我相信,光明就在不远的前方。”
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他们用行动传递温暖,尽显人间真情。愿所有援鄂医务人员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归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