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优美的钢琴声悠扬在病区走廊
寻声走近
是血液科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
推开采集室的大门
8岁女孩叶子铭正坐定在钢琴前
稚嫩的小手优雅地落在钢琴黑白键上
指尖缓缓流淌出旋律
伴随着造血干细胞采集器发出的汩汩声
27岁志愿者丽丽躺在床上
感受琴声的抚慰与鼓舞
捐献时的紧张焦虑也渐渐地舒缓下来
……

小子铭在美院附小读二年级,也是省中医院钢琴志愿者爱心联盟里年纪最小的志愿者。之前子铭妈妈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了省中医院正在招募钢琴志愿者,小子铭知道后就欣喜地报了名。

这天一早,叶子铭特意向学校请假一小时,来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弹琴打气。这也不是她第一次用音乐帮助他人了。日前,作为第一位钢琴志愿者,她也曾为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演奏了乐曲。“大鱼、童年的小竹笛、绿袖子、蓝色多瑙河,都是很舒缓的曲子,我在家练习了好几个星期呢。”小子铭在采集室的钢琴旁热情地为捐献志愿者挑选钢琴曲。
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丽丽,在小子铭的暖心陪伴下,为一位5岁的白血病患儿捐献了132毫升“生命种子”。

2016年,丽丽参加无偿献血后留下了血样,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去年,她接到了初配成功的电话。我国有400多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5万人,50%以上是儿童,而在非血缘关系者中,最终完成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
“这是生命的缘分,因为我爸爸也得过白血病,我知道这种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丽丽感慨地说,“我不认识你,也不知道你来自哪里,但是,我希望你能健康地活下去。”

不禁有人疑惑,
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怎么会有一架钢琴呢?
原来是5月7日,一位三四十岁的男人找人搬来了这架黑色钢琴,说是替他姐姐送来的。护士长吴筱莲说,一周前曾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她是省中医院一位职工的朋友,在朋友圈看到白血病患儿的消息,觉得很可怜,就想捐一架钢琴给他们。她只说自己50多岁,网名叫“妙心居士”。
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大约30多平方米,有卫生间、家属休息室、沙发和电视机,黑色钢琴摆放在窗边。吴筱莲护士长建了一个钢琴志愿者爱心联盟微信群,通过朋友圈发动招募,目前群里有17位志愿者,不少是医护人员,最小的钢琴志愿者8岁,最大的65岁。

因为采集造血干细胞时间较长,需要钢琴志愿者们至少能陪伴捐献者一个小时。目前还需要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可以弹琴,也可以自带其他乐器来演奏,有志者可以直接到省中医院12楼血液科病区向吴筱莲护士长报名。
血液科主任沈建平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挽救白血病、重症贫血、部分恶性肿瘤等的最有效手段。造血干细胞采集后,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需要及时输入患者体内。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贺佳晶科长介绍说,只要年龄在18到45周岁,身体健康、体检合格,就能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

一架钢琴
一首乐曲
一次捐献采集
用善心合奏一曲生命的旋律
给予他人温暖、坚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