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伯”是以前住在立业园3号楼和曾经住过立业园3号楼的同学对楼下一位管理员的称呼,由于大家都叫他“酷伯”,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他的真名——卢树鑫。至于“酷伯”称呼的由来,那是一代代学生传下来的,各有各的传说,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说他行为很酷,长得很“酷”,总之,是表达亲切感的称呼。
下雨了,收衣服啦!
据了解,酷伯以前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在编职工,2001年到公寓做管理员,是资格最老的管理员之一。期间大部分时间是负责3号楼,前后共有6年之久。在这6年时间里,他与几千名同学成了朋友。绝大部分住过3号楼的男生都认识他。而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很特别。
“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话:下雨了,收衣服啦!”曾经在3号楼住过的金钱潮同学说,“只要是他值班,每次快要下雨的时候,我在寝室都会听到他的喊声。”
现住在601寝室的冯业成同学说起了他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有一天,他们寝室的同学都把被子晒在外面然后去学校上课了。下午天气突变,下起了雨。这时候赶回去收已经来不及了,原以为晚上是没有被子睡觉了,回到寝室才发现被子并没有湿,在天台的里面。后来才听说是酷伯爬到6楼帮大家收进去的。“听说那天好几个寝室都和我一样的情况,都是酷伯帮我们收进去的。”
在值班室边上的一条绳子上,挂着不少衣服,这些衣服都是平时楼上被风吹下来的,酷伯都会把他们收好,挂在那里让同学认领。
“我之前对酷伯并不关注。有一次我的衣服掉到了楼下,原本想捡了还要再洗一遍,就一直拖着没去捡,没想到酷伯不仅把衣服捡起来,还帮我洗了,我真是很惊讶也很感动。从那之后才开始关注到酷伯的。”听力与言语学院的张磊同学说。
很“唠叨”,很负责
“卢师傅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对学生都比较了解,知道该如何让与他们交流,从生活和心理上更好照顾同学,深受同学们的爱戴。他是一位优秀的管理员。”现在3号楼担任公寓辅导员的胥文华老师说。
事实确实如此。比如这几年来,3号楼住的都是新生。由于大多数新生都是头次离家或住校,防范意识不强,所以他认为记住这栋楼每个学生的面孔便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让人惊讶的是,他能在一个星期内就记住绝大多数同学的面孔,而且还知道他们所住的寝室。“这是我们工作内容之一,是应该的。”酷伯很谦虚,“我们要尽可能防止陌生人、促销人员等随意进入,同时可以更好地和同学交流,了解同学的想法,以便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很‘唠叨’,因为反复强调一些事情。”曾经在3号楼做过2年公寓辅导员的金聪伟老师说,“但是他人特好,特别是很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学生也很关心很负责。”据金老师介绍,酷伯值班的时候,每天晚上熄灯之后都会到楼上转一圈,把忘记关门的寝室门关上,把忘记关的灯关掉。对于个别比较吵闹的寝室,他也不忘了提醒一句。“这事情看起来简单,一两次不难,一直这样坚持做不容易。他在的时候我特别安心。”
与同学情同父子
同学们和酷伯相处的非常愉快。在他的值班室,经常有同学过来和他一起聊天或者下棋,不少同学离开3号楼搬到别的楼之后,都经常回来看他,和他聊一下。
“我以前经常蹭他的饭吃,还借过他的电脑,他还把自己的公交卡主动借给我们。”离开3号楼已经近三年的徐建峰同学回忆起酷伯来满脸感情。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对酷伯感情很深,每次回家的时候都给他带一些家乡的小吃过来,酷伯往往会和同学们分享。
据说,还有同学会在炎炎夏日里的晚上钻进他的蚊帐帮他捉蚊子,也有同学会在节日里送上些礼物,如中秋节的月饼。同学遇到困难总会想到他,来找他帮忙。
“我跟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呆在一起很多年了,我觉得他们很优秀,我很喜欢他们。”问及为什么会一直呆在3号楼时,他向我们道出了理由。
他认为只有把同学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而不是以职业上的寝室管理员身份去要求,才能让同学信任你,向你敞开心扉,同学能更好的度过大学生活,他也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在采访时,我们不小心碰倒了水杯,慌忙上前擦干,他却着急着说:“不要擦,不要擦,擦到地上,同学不小心的话会滑倒的。”
(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 王薇 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