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学院文明杯男篮三连冠欢呼雀跃,与学生们兄弟相称,为学生活动奔走忙碌,废寝忘食,这就是包利荣老师的真实写照。算起来与包老师相处竟然也有两年有余了,此次喜闻包老师荣获了“好老师”称号,由衷地替他高兴。细细品味我俩师生情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从刚跨入大学时懵懂到现在睿智稳重,全归功于包老师都不为过。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能与包老师这位良师益友相识,是我这两年多大学生活中最大的收获,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包老师作为第二临床医学院团委副书记,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学生们的朋友、心目中的大哥哥。包老师有一大串雅号,“包导”、“包SIR”,到“老包”,这足以印证包老师受同学们喜爱的原因,以下暂且让我称呼其为包SIR吧。
与包SIR相识,还要得益于我在学院团委参加勤工俭学岗位。记得2008年9月的某天,这是我参加勤工俭学的第一天。8点还未到,但是已经有一位老师在电脑前伏案工作,让我十分惊讶。见到我进来,他立即停下工作,亲切地走到我身边,微笑地询问我的一些情况,让我倍感温暖,这是我进入大学后第一次受到的关爱!
课余,我参加了第二临床医学院新闻工作室等组织的工作,包SIR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在新闻写作等方面,可以说我从他那里汲取了不少精华。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利用在办公室工作的优势,经常请包SIR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他从不推却敷衍,总能给我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进步可以称得上是神速,不仅是在新闻写作方面我突飞猛进,在人际交流方面我也是如鱼得水。从记者团团长到研医路协会会长,再从远志学校学员到第二临床医学院团委委员,我这一切的背后都少不了包SIR的辛勤汗水。因此当我欣喜自己成为学院2008级第一批学生党员时,当我激动地填写入党志愿书时,我毫不犹豫地请包SIR作为我的介绍人,我要永远记住这个大哥哥。
每天中午,包SIR的办公室总是人满为患。下了课的学生们总是喜欢跑到他的办公室找他帮忙,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亦或仅仅是和包SIR聊聊天……最后大家往往都满意的离开,日复一日,包SIR没有说过一句苦,相反展露的是开心的笑容。“乐此不疲”这是我对他的最深刻评价,也是我敬佩的原因,这更是全院学生热爱他的立足点。
很喜欢进包SIR的人人网空间,仔细品读他的每一篇日志是我闲暇之余的乐事。包SIR的空间总是让人充满新奇,让人受益匪浅,它不像是一个老师的空间,而更像是一个大哥哥的心声。无论是足球赛中想到的,还是学生活动中体会到的,甚至是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还是……包SIR从不吝啬,一点一滴都与我们分享,从那里我们走近包SIR,在那里我们共同呼吸,是那里我们一起品味人生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篇学生的乐土,是学生的家园。每天,都能看到许多学生的跟帖,后面则是包SIR热情洋溢的回复……
无意中发现包SIR喜欢《人物周刊》,在这里,他深受大家风范的熏陶,然后言传身教;在这里,他获取生活的宝贵经验,之后将其融汇在学生活动之中。在最近帮包SIR整理的时候,我竟发现《人物周刊》已藏了整整一柜!而他对每一本仍是爱不释手,不舍得丢弃一本。这是他的生活习惯,是他的人生态度,更是他的学习精神!
学生们正是在有这样好学勤奋的老师带领下,才能在平日学习中有所领悟,学院的医学生医德建设工作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包SIR的工作比较杂,有好多次双休日他都能在办公室加班,有多少个夜晚他自愿都留下来值班,这让我非常感动,在如今“校车一字排开,老师扬长而去”的时代,这种与学生为伴,和学生共乐,以学生为豪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和包SIR的情谊,是一笔宝贵财富,点滴小事,诉不完你我情谊,让我祝贺你,也让我祝福你,永远幸福快乐,因为你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第二临床医学院 娄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