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余玉琢:要当“牧羊人”,喜欢“懒羊羊”

资讯来源:党委宣传部、网络监管中心、全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11-06-17 14:56:21

他是校广播台的“台柱”,声音雄厚而磁性。他的声音就是他的符号,第二届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金奖的获得者,许多人心目中的“朗诵达人”——余玉琢。

11月19日中午,余玉琢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余玉琢给了我们一种很低调的感觉:黑色的衣服,黑色的裤子,黑色的鞋子,稍显富态的身材,还有低沉但依然富有魅力的声音。

“朗诵是偶然也是必然”

“高三那年读文言文读出了感觉,没有刻意的练习,也没有老师的指导。就算是获奖,也是学校里一个‘可怜’的三等奖。”

许多有才的人都会侃侃而谈地说起他们从幼年起的“非凡”成绩,但是,忽然听到一个如此率直的回答让我们颇感意外。我们本以为余玉琢应该是属于那种受过无数荣誉,听过无数掌声的“能人”。但按他的话说,朗诵也应该属于一种本能。“上台表演从来就没有想着怎样去表达下一句词,它就自然而然的被读出来了,有时候听一些优秀的作品,学着学着就有了感觉。”

关于为什么会来中医药大学而没有选择去广播学院深造,余玉琢这样告诉我们:“到了大学,加入了广播站,才发现自己有朗诵这个才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进去,就是很自然地进了广播台。”上天的关于缘分这一件事,就是这么奇怪,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许多事情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这也不是符合了,余玉琢的“放羊论”吗? 

当问及余玉琢朗诵需要的是什么的时候,余很坦然,“朗诵不是简单的把文字念出来,

而且需要把自己的声音和情感与作者的思想交融。首先要把自己震撼,才能给别人震撼。”从他对朗诵的理解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余玉琢对于朗诵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诠释。而获奖,仅仅是论证他“观点”正确的论据而已。

“我是个自然的人”

在去年的第一届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比赛中,余玉琢已经获得了银奖,当我们问到今年的金奖是否是百经努力之后志在必得的时候,余玉琢说:“没有,这次得了金奖我们也很意外,但还是有点惊喜的。”对于余玉琢而言,经历之于奖项更加重要,过程才是最享受的。因此,余玉琢对即将来临的全国“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的心态也很平和,“能拿奖固然好,没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

很多人都觉得在台上的人都是应该充满自信的,但余玉琢却说:“我不觉得自己是个自信的人,也许别人觉得我台上的样子很自信,对于我来说那只是件自然的事,一切自有定数,顺其发展。” 对于“广播台台柱”的“美誉”,余说“我只是一个小干事,比别人多干点而已,

台柱就是说的好听点。”

“他比较向往陶渊明那种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很清新,纯粹的隐士风格,喜欢开阔的意境。”,余玉琢的搭档汪佩这样说。所以喜欢田园派的余玉琢告诉我们那些他喜爱的诗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江城子》,岳飞的《满江红》的时候,我们从诗文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余玉琢。

“船到桥头自然直”

 “木应为柱,石当为玉”,从余玉琢的空间里,我们找到了他很早以前写下的一句话。和许多男生一样,余玉琢也玩空间,也有校内。从他的书书写写中,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关于他生活的“蛛丝马迹”,有志存高远,也有失落、低谷。

按他自己的意思说,其实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样喜欢玩游戏,一样会和自己的哥们打闹,有时候心血来潮还会冬天洗个冷水澡。只是,在我们看来多了一项朗诵的特长而已。

关于未来怎么发展,是坚持自己现在的专业,未来去当一个好医生;还是去发挥自己朗诵方面的才能,往播音方向发展?这个在我们看来两难的问题,余玉琢则这样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哪的草更多就到哪,现在先走一步是一步吧。考虑太多会有压力,没必要。”不得不钦佩这种有点随性的洒脱。

“我是个牧羊人,哪里有草就在哪里放羊。”

“一切自然就好,像‘懒羊羊’那样的生活也很不错。”余玉琢诙谐评价自己和他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新闻中新心记者   翁梦霞 史莹 蔡彬彬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64期 2024-05-31
  • 第363期 2024-04-30
  • 第362期 2024-03-31
  • 第361期 2024-02-29
  • 第360期 2023-12-31
  • 第359期 2023-11-30
  • 第358期 2023-10-31
  • 第357期 2023-09-30
  • 第356期 2023-08-31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