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浙中大众多的学生组织和社团中,有这样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才艺出众,却训练刻苦;他们屡获嘉奖,却出入低调;他们为校争光,却任劳任怨。就是校大学生艺术团。
全校规模最大的学生组织
大学生艺术团是由校团委领导,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直接指导管理,成立于1979年,现有250余人。包括“动脉血”电声乐队,民乐队“沉香乐坊”,杏林剧社、铜管乐队、舞队、歌队、云水书画社、礼仪模特队、国旗班、主持人队等10个专业团队和办公室等5个常务部门。
进入艺术团的专业团队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严格的筛选。在每年学校各大社团的招新中,艺术团的摊位一直都是新生们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有特长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报名。但经过多次初试复试,以及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和考验后,最后留下的团员都是对艺术有强烈的追求且有深厚艺术功底的骨干分子。
汗水、泪水浇灌出的成功
艺术团有爱好有兴趣的人才有梦想。在排练《女兵》时,舞队的队员每天都要练习下腰、压腿、劈叉等基本动作,经常汗流浃背、汗泪聚下。“太累了太痛了,膝盖每天都是肿的,全身上下没有不受伤的地方,”舞队的一名队员说,“为了校庆演出,我们从不说出来。用云南白药是每天的必修课。但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之撒下汗水。”
校庆时,校内各个场所的礼仪接待全部由礼仪模特队负责。“上大学之前我从未穿过高跟鞋,那几天踩着这么高的鞋子突击,确实令我疲惫不堪。”礼仪队的一名队员提及校庆服务,仍觉得历历在目,自豪有余,“脚磨出了水泡,很痛,小腿也肿了。但想到能实现自己做礼仪的梦想,为学校的形象增光添彩,再苦再累也会忍着。”确实,在当初的训练时,她们嘴含着筷子练习微笑,双脚站成60°练习站立,一练就是半天。这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
因为热爱,忙点累点无所谓
近年来,艺术团逐渐走向校外,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不俗成绩。共获厅级奖项共计9个,局级奖项1个,其他各类奖项共计7个。2009年,艺术团成员在省诵读大赛中分获大学生和留学生组金奖。2008年,舞蹈《女兵》获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010年,艺术团表现突出,被授予“浙江省高校优秀大学生艺术团”荣誉称号。
取得这么多荣誉的背后是大量精力和时间的付出,不少同学牺牲了大部分课余时间甚至包括寒暑假的休息时间投入到艺术团的工作和训练中。“忙点累点都无所谓,因为我很喜欢这团队,很热爱这工作,发自内心的喜欢!”王栌翊的话代表了很多艺术团同学的心声。
(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 王薇 吴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