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8日,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我校滨文校区举行,来自全省70余所高校的师生们齐聚钱塘南岸,共襄青春科创盛会。第三临床医学院项目《“无迟无忧”:基于江浙沪地区5千例五迟儿童帮扶情况的调查研究》(指导老师:马慧娟、国佳、矫金玲)荣获金奖,《“雷”火淬医魂 红心振乡兴——以张山雷精神为代表的“红色中医”文化研究》(红色专项)(指导老师:唐思煜、国佳)荣获铜奖。

省级金奖项目
《“无迟无忧”:基于江浙沪地区5千例五迟儿童帮扶情况的调查研究》:
该项目历时2年,团队深入江浙沪地区,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对5000余例五迟儿童的帮扶情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聚焦五迟儿童的帮扶困境与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科学有效的“5+3”混合型干预帮扶模式,并在全国多地进行试点推广,取得显著的成绩。


省级铜奖项目
《“雷”火淬医魂 红心振乡兴——以张山雷精神为代表的“红色中医”文化研究》(红色专项)
本团队以张山雷文化为核心,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方法,探索“红色中医”内涵,构建红色基因+中医药文化发展模式,挖掘其在基层医疗、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实践价值,总结三大研究意义、四大调研结论,三大发展建议。团队研究形成论文、调研报告和推文多篇,成果受到省、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并获《杭州日报》《大学生云报》《健康兰溪》《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学院2个“挑战杯”项目从创意开始到落地筹备了两年,在学校团委、学院党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项目指导老师和学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团队经历了数十次文本修改、模拟答辩、赛前强化和专家对接。项目指导老师在场景答辩、PPT设计等各个环节给学生团队充分的指导。学院党委马慧娟书记、滕贺圆副书记高度重视赛事进程,多次参加项目指导。
学院也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学院“针英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推进以学生科研基金、校级“远志杯”系列竞赛为基础平台,以省级新苗人才计划、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为提高平台,以“挑战杯”等竞赛为成果展示平台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