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学校在滨文校区举行了第十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第五临床医学院青年教师急诊科孙越晨、心内科张栗、临床药学科朱鑫良经过院内选拔赛,成功入围校决赛并获佳绩,孙越晨、张栗两位教师分获医科组二等奖,朱鑫良教师获三等奖。
孙越晨:急诊前线的生死速判
急诊科孙越晨老师以一线的实战智慧与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快速识别急性致命性胸痛,他采用“临床案例串联知识点+阶梯式习题”授课模式,在层层迷雾中逐步排除张力性气胸、肺栓塞等“伪装者”,在抽丝剥茧的分析中精准锚定“元凶”主动脉夹层。孙老师课堂上向同学们倡议:在帮助病患解决健康问题的同时,要紧跟时政变化,及时向患者解读国家医疗政策,做一名有医疗伦理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好医生。
张栗:专业之笔——绘心电图上的生命密码
心内科张栗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严谨的逻辑关系,为同学们揭开了心肌梗死这一危急重症的神秘面纱。他巧妙地运用形象比喻,展示了“死人征”“尖顶军盔样”“墓碑样ST段抬高”3种梗死重症心电图表现,将抽象的医学难点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好记忆的图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鑫良:冰与火的交响曲——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药学科朱鑫良老师以“冰与火”的生动对比,导出了紫杉醇和奥沙利铂这两种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区别,分别讲述了分级管理和相对应的处理方式,尤其是与中医“治未病”理念相关联,以互动的形式现场演示预防手部损害的“手指操”,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朱老师在讲课结束时指出临床医学的精髓“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希望医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会人文关怀,让每一个患者都能感受到医学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