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我院“钱塘医草”名师大讲堂邀请到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兼职副院长郑洪教授,为我院第四届“钱塘医草”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进行开场讲座,带领同学们从“中观理论视角”研究中医学术流派。

郑洪,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兼职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远志学者。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学术史、医疗社会史。

郑洪教授以问题为导入,将中观理论比喻为中医领域的桥梁,连接微观与宏观。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中观层面既非局限于细节,也非泛泛而谈,而是找到了多样性与规范性的平衡点。

郑洪教授还带领同学们探索了各医家学说,并指出,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范式和技术,以及不同的智慧和魅力,古代中医学术流派间因观点不同而有所分立,但医学追求真理与确定性。现代社会要求规范性,学术共同体为各流派提供了统一框架,促进了理论多样性的璀璨展现。研究中医学术流派如同在历史长河中淘金,既要发现珍宝,也要编织故事。同学们要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成为真正的中医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