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迎来寒假,让身边无数人羡慕,作为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的辅导员,寒假并非意味着可以关起手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总是心系学生,惦记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没有进步,返乡学生是否安全到家,寒假留校学生宿舍是否有热水供应,实习见习的学生在哪里吃年夜饭,学生的朋友圈在关注什么样的内容?下面来看看浙江中医药大学各学院的辅导员寒假都在做些什么吧!
孙金权,第一临床医学院学办主任
今年的寒假对我来说过得忙碌而又充实,学生刚一放假,我就前往规培医院召开寒假留校学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建立实习组长每日汇报制度,并走访了学生寝室、规培医院,慰问留宿学生。此外,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并向学生发布。考研分数公布后,及时整理学生考研分数,提醒同学做好复试准备。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与考试不及格学生取得联系,帮助分析原因,商议寒假学习计划,与部分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告知学生家长2017-2018学年第1学期在校表现情况。
寒假期间,我还结合2017年度的辅导员工作考核,查找自身短板,例如:1、上学期前往富春校区工作时间有限,与所管学生的交流不深入,寒假期间查看学生照片,入学档案,进一步熟悉学生;2、日常学习不够,利用假期,阅读《我的大一怎么办》、《最新基层党务工作规程方法与案例启示》等书籍,撰写论文2篇,填写课题申报书一项。

谢书铭,第二临床医学院辅导员
作为主管资助工作的辅导员,我在寒假期间分别赴诸暨、东阳等地,走访慰问了四户特困生家庭,并给他们带去了新春礼物及问候。作为学院毕业班辅导员,我利用寒假走访了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实习的86名实习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并与实习生就考研、事业编制招考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做了交流沟通。寒假期间,我还深入学生公寓探访学生的留宿情况,强调留宿纪律及寝室安全,并与学生就毕业论文、考研、找工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在个人提高方面,我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了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并获得了学校推荐。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就课题需要研究的相关问题,阅读了《九型人格》、《应用统计学》、《医学统计学与SPSS应用》等工具书籍。同时,利用假期时间及前期统计调查结果,书写了《从听力人才发展看中国听力行业的发展与变迁》一文。
方静,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辅导员
2018年2月5日,我忙完手头的工作,特地驱车从杭州赶往衢州龙游,走访慰问了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姜同学。在姜同学家中,我向学生家长介绍了学校资助政策和该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期末考试成绩,鼓励该同学在个别科目上可以再加把劲,改善学习方法,利用当下较好的激励政策,争取学校更多的奖学金,立志高远,不畏生活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进一步了解该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后,我代表学院送上了慰问金。
作为学院分管资助工作的辅导员,我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情况,寒假来临,我提前做好寒假交通补助、寒衣补助的发放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回家。寒假期间,我还走访看望了在各医院实习的学生和留宿同学,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困难和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唐超,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
1月24日是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杭州的天空阴沉寒冷,飘着小雪,果然应了那句老话:“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因临床和科研任务寒假留校的学子们却体会到格外温暖,因为学院联系到杭州张同泰名医国药馆为同学们制作了爱心腊八粥。这天一大早天蒙蒙亮,我就出发去张同泰名医馆,和工作人员一起尽快把熬制好的腊八粥装好,打包,封箱,运回。于是,留校的同学们一大早每个人都领到了温热营养的腊八粥,大家觉得既惊喜又温暖。由五谷杂粮、桂圆、蜜枣等食材精心熬制而成的腊八粥带给同学们一份冬日的暖意,也是学院的一份爱心小礼。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听到到同学们的“谢谢”声,我感到作为一名辅导员的成就感。

叶姣云,口腔医学院学办主任、团委书记
虽然放了寒假,但是我却未停止学生工作。作为学办主任,我一直非常关心学院全体留宿学生在寒假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不断与实习生交流有关考研、实习和就业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咨询,给他们加油鼓劲。同时,在春节来临之际,与学院领导走访慰问了留宿学生,为他们送上祝福和爱心。此外,对学业有困难、心理有问题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谈心谈话,并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而当得知2017级一名突发急性白血病学生住院后,我立即与学院领导、同事一同前往浙一医院看望了该生,并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
除了密切关注寒假留宿学生动向,走访慰问学生以外,我还认真思考并整理了开学初的工作安排,做了相应的布置。工作之余,为了提升个人理论水平,提高自我工作能力,阅读了一系列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文献和《平凡的世界》等书籍。
樊雅婷,药学院辅导员
寒假期间,虽然怀孕待产,但是面对即将毕业的近300名学生,我还是有割舍不下的情节,并且我所带的学生正面临着实习和就业,因此,我对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为了促进学生就业,我对毕业生通过电话进行了慰问和关心,联系了20余家用人单位,并向学生提供了50余条相关就业信息。同时,依托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团总支委员组成的管理服务团队,在寒假期间对学生微博和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关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给予答疑解惑。此外,我认真做好了休产假前的各项交接工作,对班干部和学生党员进行了详细的任务布置。产假期间,我还参与了学院学工办各项工作计划的讨论,尤其是对新学期的就业、学风和寝室文明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我目前不在工作岗位,但是我依然在和学生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为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感到高兴。
汤亚玲,护理学院学办主任
寒假开始,但作为学院辅导员的我大多数时间依然坚守岗位。首先,建立了微信群,每天进行“零报告”,以加强对寒假留宿学生管理;联系2017级助产学专业期末考试不及格的10余名学生,督促他们寒假加强学习,准备开学补考;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完成15名省优毕业生评选和报送工作;拟定学生成长导师聘任方案;走访立业园32个留宿实习生寝室共160余人,送上新春祝福礼包;赴浙大求是村等多处实习生自行安排住宿点,了解学生的实习、生活与就业情况,提醒学生做好安全防范,并送上新年的慰问品和慰问金;春节前夕,又到学生公寓走访慰问了家庭经济困难留宿生。
此外,本人为了提高自身能力,撰写了1篇辅导员随笔《清浅流年正青春 一路芳华伴同行》,修改论文1篇,阅读了《自控力》和《人类简史》2本读物。
金丽霞,医学技术学院学办主任
2018年初,我重返辅导员岗位。作为一名辅导员行业的“老新人”,我有点慌:已经脱离这个岗位两年半了,我能符合一名合格甚至优秀辅导员的要求吗?对此,我认真地分析了自己的短板。从2013年进校工作开始,我在思政工作中就存在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那就是思政科研能力不强。我打算利用寒假做一些努力和提高。寒假期间,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如何申报思政课题的专题讲座,觉得非常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思政科研思维和课题撰写能力。然后,我开始阅读大量关于“高校党建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德育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宗教信仰研究”、“习近平家风建设研究”等方向的文献,并最终撰写了“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化的路径举措研究”论文1篇。目前,我利用寒假积累的文献资料,正准备撰写科研标书。通过寒假的学习,我更加自信,对职业前景更加充满希望。

彭帆,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
2018年寒假,我谨记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心系学生,无论在岗位职责的履行,还是在提升自身能力方面,都收获满满。忍受着孕早期的身体不适,我往返两校区,做好走访寝室、关心留宿学生、谈心谈话等寒假留校学生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业预警等几类特殊学生进行了家校联系,做好补考学生的动员,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电话联系共100余次,跟踪关注个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寒假期间我还体验了科研充实之乐。结合我前期申报成功的科研项目,我在寒假期间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完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团学工作的机制创新》论文,目前正在投稿待发表阶段。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还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阅读了《邓小平时代》、《论中国》、《毛泽东传》、《人类简史》四本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黄章匾,人文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
作为一名新时代辅导员,我始终坚持“敬业担当,激情友善”的学工精神,快乐而充实的开展工作。2018年寒假期间,我特别重视对实习学生的管理,针对150余名实习学生,分别按照专业及实习地区建立了QQ群,及时发布就业和考研的相关信息,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及学习情况,掌握寒假期间学生的动态,并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指导。另外,我利用寒假加强对实习单位的走访,分别赴浙江大华技术有限股份公司、今日头条、丁香园、平安保险、塔塔集团等多家单位,走访慰问实习学生,指导10余名学生制作简历及面试,解答5名学生的择业困惑等,对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和帮扶。
寒假工作之余,我还阅读了《毛泽东思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团支部工作手册》等相关书籍,并申报了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