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我校教授范炳华做客远志大讲堂,在富春校区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成才的路该怎么走”,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明确未来的方向。
讲座从范炳华当初在上海中医学院76届针推系毕业照引出。范炳华在农村当了9年赤脚医生,后进入浙江医院,在那里走过了人生的23个年头,从底层做到主任中医师。而在从医期间,他又迈出一步,兼职从教13年,2003年进入我校,专职从教14年。前前后后,围绕着“医”,范老师走过了47年,他用亲身经历向我们验证什么是“有志者事竟成”。
来干什么?怎么干?干出什么?范炳华提出了三个问题,认为无论是医学专业还是非医学专业的学生,都要明确目标并围绕学校的特色学习,这才是有效的学习之道。他曾在学校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教授代表讲话,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写好“人”字。撇代表过去,捺代表未来。他认为,过去无法改变,重要的是未来。无论过去是辉煌还是灰暗都不要让它成为负担,撇好不好看不重要,只要你捺写好了,人字,就是好看的。
在教学生涯里,范炳华不断地从周围得到新的启发。从女儿身上,他体悟到的是坚持,面对困难不退缩;从恩师身上,他明白的是细节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所学所知,要去动手实践,自我思考。同时他也借此告诫我们有病必有症,有症必有因,无因不成症,所以要行医严谨。
重视创新,传承中要有自己的理解,这是范炳华在教学方面的坚持。在教与学方面,他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有掌握教学技巧的老师,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才能有效地让学生记住知识,运用知识。“端口”教学是他最大的特色,“现在学生上课都是先上基础课再上专业课,我们可以在上基础课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专业知识,就所谓的‘端口’。之后在上专业课时,各个基础课的‘端口’就会相互串联而形成系统性联系,构造出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端口’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基础课老师们的点拨和预习,让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更为熟悉,在脑海中快速回忆起基础知识。”在教学上,他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拓展归纳式教学方式,让他的学生在工作上受用无穷。先把知识点拓展开来,再归纳总结,会有很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范炳华还结合自己的专业,教给了大家“三步推拿法”等简单的推拿手法。(大学生新闻中心 杨黎杰 王涵芝/文,张涵清/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