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我校在滨文校区23号楼报告厅隆重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获奖代表、校级科研机构负责人,机关、直属单位代表,学院教师与科研骨干代表以及研究生代表600余人参加大会。大会由副校长李俊伟主持。
校长方剑乔作了题为《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更名大学以来,尤其是“十二五”至今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学校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提出了科技工作的四大任务和举措。方剑乔校长在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树立科技兴校理念,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融合,进一步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力争学科综合实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和省属高校前列。方剑乔校长强调,努力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一要完善学科体制机制,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二要优化创新环境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要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四要全面推进社会合作,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为加快促进学校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和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起草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征求意见稿),副校长张光霁就3个文件的相关内容作了解读和说明。
大会对一批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郭清副校长宣读了表彰文件,孙秋华书记为“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李大鹏、范永升、吕圭源、万海同、温成平等5人颁发证书和奖金,方剑乔校长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史晓林、李范珠、吕宾、陈民利、杨洁红、肖鲁伟、高瑞兰、童培建等8人颁发证书和奖金。万海同教授作为获奖者及科研人员代表作了发言。
为加快提升学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主体作用,学校遴选了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等17个校级科研机构。赵峰副校长宣读了科研机构立项及负责人任职文件。校领导为科研机构授牌,并为负责人颁发聘书。
党委书记孙秋华作总结讲话。孙秋华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是大学服务经济社会的价值体现,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她强调,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追赶跨越,就要重视谋划设计,就要强化学科支撑,就要突出需求导向,就要营造良好环境。她希望,全校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进一步增强使命、潜心研究,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廉洁自律、规范从研。孙秋华书记号召,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凝聚创新力量,弘扬创新精神,努力开创我校科技工作新的辉煌,为促进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