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丽水市科技局、丽水市农业局承办的“2016年全国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监测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浙江丽水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级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中心,65个监测站,共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出席本次会议还有浙江省常务副省长袁家军,省政府副秘书长夏海伟、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卫生事业处处长王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药科技处处长孙丽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副局长帅炜,学校党委书记孙秋华、校长方剑乔,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代市长朱晨、副市长陈重,丽水市科技局局长刘崇民等。
黄璐琦院士介绍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重大意义与指导思想,基于已经开展的中药资源普查的试点工作做了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十三五”期间工作的任务。他表示要继续加强稀有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基地建设和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信息服务建设,加紧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
徐伟伟局长代表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发言。他指出中药产业是浙江省“十大历史经典产业”、“七大支柱产业”,浙江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设好中药特色小镇——中药小镇(磐安),全面支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浙江省普查工作,加强中药产业的指导与协调,支持好、保护好、利用好中药资源,推动我省中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方剑乔校长首先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医疗服务、师资队伍、招生就业等情况,以及由我校牵头,熊耀康教授领导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浙江省调查队的工作进展情况。据介绍,我校已基本完成本次普查21个县的试点工作,样方完成率100%,发现疑似新种4个。他表示,学校从硬件和软件上为省级中心建设提供保障措施,并提出了我校在“十三五”期间对于提升我省中药资源产业的行动指南:第一、全面开展浙江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第二、继续建设好浙江省级中心,为省级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等方面保障;第三、建立浙江省“浙八味”研究所,保护好老“浙八味”,建设好新“浙八味”;第四、加强中药材动态网络建设体系;第五、加强稀缺中药材的基地建设。
李大宁副局长对全国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按照2016年工作要点认真执行;第二、坚持以科技、人才为核心推进工作,按照技术指标保证质量;第三、财政投入换来机制,换来长远发展;第四、指导思想重在服务。
据悉,会议主要有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和转化、主题研讨等三项议程。我校教师张春椿代表浙江省中心介绍了我校承建浙江省级中药原料监测中心的运行情况、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展望。会议期间,浙江省常务副省长袁家军与黄璐琦院士、徐伟伟局长、方剑乔校长等召开了浙江省中药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并与所有与会人员合影留念。代表们纷纷表示努力把大会精神转化为奋发向前的巨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