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正文

我校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班

资讯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教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7-04-01 14:46:12

331日下午,我校举办了“2017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班”。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智强教授、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张黎声教授分别作了有关“课程思政”的专题辅导报告。党委孙秋华书记、副书记陈刚,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烈荣出席,全校130余位教师代表参加。

陈刚副书记为培训班致开幕辞,他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环节,传道授业解惑要融为一体。专业课教师要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努力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任务。他号召全校教师积极学习、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开创我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新局面。

张智强教授做了《专业课程德育功能的德育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着重介绍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张教授的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他提出,在大学的课程教学中应当聚焦立德树人,注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不同课程都可以挖掘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他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经验:积极倡导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20142017年校院两级共有66门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改革。

张黎声教授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介绍如何开展专业课程德育实践。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张教授的课程思政实践提出了“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凝练出本课程可以承载的价值观:感恩、敬畏、责任,提出了课程德育实践的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敬重逝者、慰藉家属、教育学生。目前,他的课程已成为上海中医大“将德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示范课程。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老师深有感受,他们纷纷表示,要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自己从一名专业课教师转变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75期 2025-06-30
  • 第374期 2025-05-31
  • 第373期 2025-04-30
  • 第372期 2025-03-31
  • 第371期 2025-02-28
  • 第370期 2024-12-31
  • 第369期 2024-11-30
  • 第368期 2024-10-31
  • 第367期 2024-09-30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