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我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会在长河街道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熊耀康,滨江区委宣传部领导,我校各党务部门负责人,教务处、工会、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党总支(党委)负责人,长河街道领导参加活动。
熊耀康副书记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我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大举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要主动承“天气”,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准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积极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二是要主动接“地气”,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增添更多鲜活案例,努力做到教学相长。三是要主动通“人气”,学校的有关部门和学院要主动加强和长河街道的联系,主动思考,主动对接,积极融入,扎根当地,建立合作,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做到校地双赢。
长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伟对实践教学基地落户长河街道表示欢迎。他表示,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年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当今尤为重要。作为全区唯一的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长河街道也将加强协调、做好保障,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思政实践教学建设好教学环境,营造好教学氛围,与学校一起推动思政教学深入基层、贴近民生,增强实践、取得实效。
社科部主任杨华代表社科教师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以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契机,抓好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主动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落实好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
滨江区委宣传部杨晓红副部长和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谭建刚老师为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参观了长河街道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文化历史相关建筑和文化创意园。
去年,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为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双十”举措的实施意见》(浙教工委〔2014〕19号),决定开展“百校联百镇”活动。经过申报,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工委确定滨江区长河街道作为我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我校和长河街道党工委多次进行了对接,共同商讨制定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长期以来,学校与长河街道在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将推动校地双方在实践锻炼、实地调查、蹲点调研、编写教学案例、提供智力服务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实现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