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我校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于23号楼报告厅举行。全体校领导、全体处级干部、校本部教工党员、附属医院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校院两级中心组成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教授和附属医院正高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代表等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邀请了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评委,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咨询委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姚先国教授为全体师生党员代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从《决定》的形成与实施、基本框架与特色、突破、信心这四个方面做了讲解。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未来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以此为引言,姚教授表示,《决定》的形成与实施,预示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后他从中国改革的三阶段、明确改革目标、实现改革目标这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解读。
“一条主线,三大板块,16个部分,60条,6个方面。”姚教授为我们梳理了《决定》的基本框架,并谈到《决定》的特色便是强调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了改革的新举措,以及它的可实施性。
根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定位、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经济,姚教授讲道,《决定》的突破之一为理论突破。他指出,政府自身改革是关键环节,主要在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政府内的层级、部门关系改革中有新的突破。
《决定》出台后受到了国内外普遍的高度评价,姚教授为我们梳理了三条原因。一是打消了人们对改革能否深化的顾虑,二是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强烈诉求,三是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
报告最后,他表示将同全体与会师生共同期待“中国梦”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