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层面“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学校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积极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高能力,在实践中创先争优。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全校广泛动员。
6月30日,学校隆重举行深入开展“育人成才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学校党委书记孙秋华在会上对学校“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并作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和指出:要始终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先导和核心,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将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实践育人效果。7月2日,学校召开了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培训会,学校党委副书记黄文秀出席会议并讲话,号召广大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积极投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和广泛动员下,全校39支“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队员中,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学生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报名参加社会实践团队,并担任实践团队的带队教师或骨干,共计352人,占总人数的82.8%。其中学生党员85人,教师党员52人,正式党员占总人数的32.2 %;学生预备党员87人,约占总人数的20.5%;入党积极分子128人,占总人数的30.1%。
二是明确实践主题,精心组织实施。
今年我校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创先争优特色,强调学生党员作用,以奉献和服务为宗旨,鼓励学生党员带领广大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深入老区和社区,深入农村和学校,开展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广大团员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调查民意、服务社会、奉献基层。学校按照点面结合、逐层铺开的原则,采取集中组队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并专门针对学生党员设计了“践行科学发展、实践党员誓言”的实践主题。
学校共组织2000余名学生、39支“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陆续奔赴全省各地及省外个别城乡开展“创先争优”宣讲、医疗卫生服务、支教支农服务、科普反邪教、食品安全宣传、社会调查等为内容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创新了学生党员教育机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同时,为加强社会实践的指导力量,学校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中选了50余名思想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教师党员,担任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学校还专门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专项经费,全面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为确保今年学校主题实践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学校还专门召开了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应急预案,印发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与实践组织单位和实践学生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还为每一位学生购买保险,有效保障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开展。
三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
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依据“社会关注、群众急需、学生能为”的原则,以家庭角色体验、社会角色体验、专业素质拓展与服务社区行动为主要形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革命传统旧址和红色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走访企业、高校,调研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开展城市、农村建设调研,大学生医疗卫生实践服务活动,全面深化“百名医生、千名学生,百只药箱、千里行程——双百双千”下乡村社会实践平台;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精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及关爱城市农民工系列活动;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环保,开展环保知识宣讲、创意手工制作等活动;关注科学前沿、社会热点、重大事件,开展志愿者“世博”宣讲实践服务活动、大学生创业创新(感知就业)实践服务活动等。
四是党员作用突出,人人争先创优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从实践方案的策划、实践地的联系落实、实践方案的组织实施,学生党员都在各大实践团队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学生党员在实践工作中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他们有的在推拿义诊过程中,手被磨伤、磨破,但仍坚持服务村民、毫无怨言;他们有的身体虚弱但仍主动挑起团队中的脏活、累活;他们还有人中暑了、生病了但仍坚持服务、排练节目;教师党员更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学生一同在农家土灶烧饭做菜,跟学生一起挤在课桌拼成的大通铺上,和学生一道翻山越岭、艰难跋涉、汗流浃背……在学生心目中,他们既是一位带队教师又是一名普通的实践队员,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喜欢;党员一言一行无不感染着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切实发挥了党员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一临床医学院赴舟山虾峙岛社会实践团、生命科学学院赴淳安宋村乡社会实践团、学生社团联合会赴嘉兴平湖独山港区社会实践服务团等党员人数三名以上的社会实践团队纷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与当地老党员、老革命进行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追寻红色足迹、为山村儿童建书屋、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使党员青年进一步得到了生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有利地促进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突出了“争先创优”的活动主题,也使暑期社会实践思想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意义达到了新的高度。
五是实践成效显著,社会反响强烈。
社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队发放调查问卷,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治文化和政治参与、大学生村官制度、留守儿童成长及教育问题、新农村建设收入状况、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贫困家庭学生教育状况等主题展开深入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实践团队在实践地举办文体演出、义诊活动、讲座或专业培训、现场咨询活动,向实践地捐赠书籍及药品价值,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在当地民政、医疗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走访了当地的低保户家庭和建筑工地,走近当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农民工,送去关爱和慰问。通过举办“阳光助教大课堂”、“建立留守儿童俱乐部”、“开展帮扶助学计划”等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心理援助、困难帮扶等服务,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立足社会实际需求、注重志愿服务意识,扎实有效开展,受到了多方媒体的关注,也在实践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多年来,学校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部署,在社会实践的组织模式、内容形式和参与质量上积极探索。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将创先争优的热情转化为成才报国的实际行动,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成长进步、勇于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