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教授做客“远志大讲堂”,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未来的医学,未来的社会”的演讲。学校领导孙秋华、黄文秀、范永升出席了讲座。

巴德年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杂志》总编,中国免疫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
“当一个人被冠以太多头衔时,他往往没有太大的学问。”面对这么多荣誉,巴德年院士如此谦虚地解释。
在一个半小时的讲话中,巴院士从当今世界的人口文化,讲到现代医学以及未来医学的趋势,再到医学学生的素质以及他自己推崇的教学体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一步一步带领着大家神游了有关医学教育的各个领域。巴院长还高度赞同我校“求本远志”的校训,并对大家提出了“求本远志”的希望。

最后20分钟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巴院长也和大家做了很好的交流。他提出:“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要有人文的心,科学的脑,能干的手。用人文的心来关怀病人,用科学的脑来思考问题,用能干的手来医治病人。”
整整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已经70岁高龄的巴院士,始终站着为大家做汇报,他的解释机智又不失幽默:“站着讲的大多数是老师,坐着讲的大多数是领导,而我是一名老师。”
在讲座开始之前,张乃大书记和肖鲁伟校长在贵宾室接待了巴院士。

(摄影:刘士斌,文: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 沈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