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被医学观察隔离的同学和医疗工作者不同,在立业园3号楼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斗群体——公寓辅导员。作为3号楼专职进驻公寓辅导员的胥文华等老师们不惧危险,无私奉献,坚守隔离区,连续奋战多天,在心理上和生活上对隔离区同学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关键时刻,责任压倒一切
公寓辅导员经常要走访学生寝室,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每周要搞卫生检查,还要查夜不归宿等。对于他们来说,半夜起来送生病学生送诊是经常性的事情。
“心理压力蛮大的,毕竟要管这么多人这么多事,特别是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胥文华老师说。在隔离区工作的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和正在进行医学观察的同学一样,过得是“准隔离”生活。
“大家都是人,我们刚进行工作不免也会有些担心,但现在不害怕了,3号楼也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危险。”隔离区内每个人都必须戴口罩,以防感染,整个工作环境显得十分紧张。交流中,胥文华老师隔着口罩的说出的话语中透着坚定。“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无怨无悔!”当我们问是什么促使他们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依然坚守时,他说:“这是责任,关键时刻,责任压倒一切!”
学生的配合让人欣慰
“其实这段时间让我很感动的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学生们的大力配合,相对于他们,我们工作不算什么。”胥老师说,“特别是学生,我对他们的心理感受很理解,毕竟被隔离起来失去了自由,不能上课了,不能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了,特别是要承受不小的心理压力,娱乐也没有。”
说起隔离区的学生情况他滔滔不绝,满脸是感激:“真的挺感谢他们的,他们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对我们工作很配合。希望他们早日走出这里吧!”
我们一起在行动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其他公寓辅导员陈立兵、高佳、杨一令等几位公寓辅导员轮流前往隔离区分担值班工作,其中陈立兵老师刚做爸爸不到一周就投入了抗甲流感工作中。他们处处为学生着想,每天走访学生寝室了解情况,安慰焦虑的同学,关切地嘘寒问暖,尽职尽责为学生服务。
“学院的老师也一样在前线工作,特别是学工干部和后勤工作人员,都很辛苦的。”胥文华老师说,“新生延迟报到,辅导员要通知到每位新生,工作量很大!而后勤服务更是要做好每个细节的服务。”
当记者问这次特殊的工作经历是否对他往后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时,胥文华老师点头应允道:“是的,这次不一样的经历对我的一种考验,对我以后的工作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特别是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吧。”
(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 包晓青 翁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