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团中央向全国高校发出的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以“深化实践主题、创新实践平台、倡导知行合一、服务学生成才”宗旨,“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 的活动主题,发挥医学院校的专长特色,共组织60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预期七月初至八月中旬期间,在全省各地开展“双百双千下乡村”、“感知就业”、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团”、“构建”、“寻访感动人物”、“就业实践”、“服务远程教育志愿服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着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的精神,我校除继承以往特色实践活动之外,今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了项目化运作机制,拓展了活动内容,扩大了活动规模,提升了活动层次。
一是积极搭建“双百双千下乡村”社会实践平台
今年我校将继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发挥专业特长,以“卫生下乡”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积极搭建 “百名医生 千名学生 百只药箱 千里行程”下乡村社会实践平台。号召广大师生、医务人员利用专业特长为广大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咨询等服务,树立医务从业人员的新形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形式,切实为基层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力图开拓广大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
二是继续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活动。
今年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将继续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深入城乡与基层一起学习、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运用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力开展支医支药、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支教扫盲、项目推广、技术攻关、社会调查等方面的服务活动,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
三是开展新农村建设政策宣讲服务活动。
我校组织大学生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演出、板报、散发宣传品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村群众宣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四是继续深入开展“感知就业”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校将组织5支“感知就业”用人单位调查小分队,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相结合,继续深入开展“感知就业”社会实践活动,完成“毕业生追踪调查”调研任务,并扩大调查对象和区域,以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区为主要调查区域,切实做好有关就业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同时,学校鼓励各学院根据学院特色,号召大学生走进社会,熟悉基层就业、了解专业行情、磨练意志品格、体验职业环境,深入调查企业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等方面的信息,为学校就业信息库的完善和教学设置、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依据。
五是积极组织博士、硕士生为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活动。
我校充分发挥博士生、硕士生等高学历青年人才的知识技能优势,将以博士生、硕士生为主,组织创建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充分发挥博士生、硕士生等高学历青年人才的知识技能优势,服务我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我校还将深入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人物”寻访活动和“走进新农村 体验新电信 服务远程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力量对实践小分队带队教师及学生骨干进行了社会实践出征前的专题培训,重点强调了实践过程中的组织运作、安全保障、宣传总结等要求,并分发《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每一位同学在思想、心理、专业知识和身体上都能做好充分地准备,使每一位队员也都能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踏上实践之路。努力将社会实践活动推向深层次,力争再创佳绩,并进一步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使活动基地化、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学生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并奉献社会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