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这对一般本科生来说是件望尘莫及的事,而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陈炎伟等同学却用他们的一股专劲,叩开了这些权威杂志的大门。
陈炎伟、朱佳、胡旭姣是生命科学学院医学检验2002级的本科生,他们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槲寄生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该课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药材》、《中医药学刊》相继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论文。他们还在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历史性突破。而杨易的《胃癌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逆转策略》也几乎在同时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肿瘤》上发表。
当他们回忆起两年多来的科研经历时感慨万千,他们坦陈,搞科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即使是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学者来说也是如此,更不要说我们学生了。我们不仅要查阅许多国内外文献,设定科研路线,还要反复地实验,做实验时候经常连饭也顾不上吃,发现了问题,还要不断地修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实验总结和论文也要不断地修改。虽然如此,我们却感到乐在其中,因为搞科研能启发和开拓我们的思维,能培养我们严谨的学风和创新能力。回头再看,“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据生命科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介绍,学院积极鼓励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同时也提倡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学院的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亲自担任指导老师,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同时,学院设有《学生科研活动资助奖励办法》,从制度上奖励和资助学生科研的深入开展。据悉,该院60%以上的本科学生参加了科研活动,很多同学的研究项目获学校和学院的立项。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该院招生以来,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篇,仅2006年该院学生就在《中药材》、《中医药学刊》、《中国肿瘤》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篇。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