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思路 创新机制 努力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我校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召开
党委副书记黄文秀主持会议 校长肖鲁伟作重要讲话
我校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于2006年11月17日下午在第一会议室召开,党委副书记黄文秀主持会议。校长肖鲁伟、党委副书记黄文秀、副校长夏鲁杭、纪委书记、沈学全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领导,从事毕业班就业工作的学工干部、全体毕业班班主任、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总结了我校2006年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表彰了护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等4个 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交流了就业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会议确定,2007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为2008年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打好基础。2007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进一步健全校院二级就业工作体制,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提升职业指导和服务水平,积极动员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保持就业率稳定,提高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
党委副书记黄文秀对2007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布置。他在分析了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后指出,全校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对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各项就业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落到实处,努力开创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他要求,就业工作要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引导毕业生到艰苦岗位建功立业。要提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西部就业,开拓毕业生基层、西部就业渠道,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加大工作力度,出台更符合实际的鼓励政策,力争在引导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的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他重申,要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全校各相关部门及各学院要深化“一把手工程”,将相关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始终将学校的就业工作与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学校品牌效应的提高这两个大局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努力统筹好校内校外资源、统筹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方利益,促进就业工作各环节的协调开展。他最后指出,要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要继续完善现有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与服务体系,突出就业指导中心在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基础作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具体工作。
校长肖鲁伟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充分肯定了2006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2007年是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一年,学校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以2007年就业工作为契机,为2008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打好基础。2007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将呈现毕业生人数将持续增高、新增劳动力数量增加、客观经济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影响大、结构性失业情况将继续存在的特点,形势严峻、困难重重、任务繁重,是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特征。我们要以对学校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对毕业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研究对策、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我校将又一次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是对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客观评价,其中,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业情况反映的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一个学校的量化考核。2007年是学校迎评促建最为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使我校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二是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2007年毕业生就业应着重做6个方面的工作: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树立就业工作地位;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实习、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有的放矢,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宣传工作,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三是要根据社会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通过社会淘汰性调整、学校行政干预性调整、和各学院主动适应性调整,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必须按照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要求,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加强针对性的专业教学,特别是对就业困难较大的专业的学生要采取开设针对性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扩大就业方向的措施。他最后要求,各部门和学院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扎实工作,力争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切实做好2007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学生记者团 金晶晶 就业办 李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