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IT实用能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二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技能大赛杭州赛区复赛在我校举行
11月12日下午,来自省内13所高等院校的IT精英学子云集我校,参加第二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技能大赛杭州赛区的复赛他们将在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Java程序设计、Photoshop平面设计、3Ds MAX三维设计和Flash动画设计等5个运用领域和对手们一决高低。

正式比赛开始前,杭州赛区筹委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杭州赛区筹委会副秘书长、浙江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陆国栋主持,校纪委书记沈学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处长于泓、校学生会主席鲍航行分别致辞,于泓代表大会组委会向我校授牌。杭州赛区筹委会秘书长、校党委副书记黄文秀宣布比赛开始。

比赛期间,记者从于泓副处长那里了解到,全国“信息技术及应用培训”教育工程(简称“ITAT教育工程”)于2000年5月正式启动,近六年来,ITAT教育工程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ITAT教育工程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质量最高、最经济实用的信息技术培训,为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截至目前,ITAT教育工程在全国建立了300多家培训基地,有近100万学生参加了培训,其中有近30万学生获得了ITAT教育工程技能证书。

我们采访的中的大多数领队老师认为,本次ITAT大赛是一次对学生IT综合技能的大阅兵,它不仅是各项专业技能操作运用的比赛,更是一次创意思想的碰撞。对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技能,促进就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非常有帮助。
比赛开始前,记者采访了我校信息学院的一位选手,该同学凭借该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一年多的训练和赛前的专业短期培训,在预赛时只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规定在3小时内完成的的操作,并且取得了满分。谈及此次比赛,他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不仅有效掌握了大赛指定的各项技能,同时,自己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悉,参加今天复赛的396名学生是从预赛的1389选手中中脱颖而出,他们中的前五名选手将代表杭州赛区参加12月在北京举行的决赛,他们还将幸运地与国内著名企业当场签订就业意想书。(学生记者团 金文文 王璐 摄影 彭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