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9日,针推系的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顺利通过了财政厅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专家组的绩效评估。
《针灸学》是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首批重点学科,从2002年开始,建设期三年。在各级主管领导的支持下,针推系《针灸学》重点学科现已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各项量化指标都得到落实,在科研、学术交流、成果奖励与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6项,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厅局级奖18项,两项科研成果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推广项目,主办全省性以上学术会议7次,培养硕士研究生53人,接受国内外进修生214人。特别是建设期结束后的2005年,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的中标数大幅增加,学科建设的后续效应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该学科点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内少数集教学、科研、临床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学科研究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本次绩效评估主要从学科经费使用和管理、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估。专家组对《针灸学》重点学科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卡,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等管理体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该学科点的科研、教学、临床、学术交流、科技推广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了给予高度的评价,特别对《针灸学》在学科建设期结束后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表扬。专家组建议要把这一项目作为今后绩效评估的一项指标向全省推广。同时,专家组就该重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本次评估是对我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一次总体考核和评估,明确了今后重点学科的建设要求和该发展方向,对提升我校《针灸学》及其他重点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评估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肖鲁伟校长、范永升副校长以及学校科研处徐珊处长等主管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