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文化节 - 正文

博古观今,走中医自己的路 ——读《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有感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09 10:14:12

作为一名初入中医之门的小白,我的身边常常围绕着这样一些声音——“多读经典,学学仲景”“西医要学好,不要只会中医”“中医是门玄学”……这些声音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立足点,但是什么才是学习中医的不二法门、什么才是中医该有的样子却模糊不清。在这众说纷纭却也人云亦云的混沌时期,与《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的相遇犹如一道曙光,破开迷雾重重,使我有幸初窥中医之貌。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如果说每一门学科都是一台机器,那么学科思维便是指挥着机器运转的程序。学科知识的发展丰富着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的构建又开拓着学科深度。中医能延续千年而不断,足以说明其思维模式是强大而有生机的,有其合理性和自洽性。自近代以来,在西方科学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怀疑中医的科学性,废止中医之声屡次出现,而在大力宣传和提倡中医的今天,仍有不少中医黑,究其根本是普罗大众对中医思维的不了解而导致其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或许,作为中医学子的我们也曾有怀疑中医科学性的时刻,因为我们从小学习的是西方科学,是精密仪器、精准数据下的具象科学,而中医理论、中药无法用公式计算,也无法用分子式表示。所以,中医的科学性在哪里?现代科学真的适用于解释中医吗?该如何学习和发展中医?这是现代的中医学子亟待解答的问题。

中医的科学性能否用西方科学来衡量?对于这个困惑已久的问题书中给出了详尽的解答。答案是——不能。其实从一开始,中国和西方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便已决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中西文化各有自己的原点,滥觞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文化以空间为本位,而诞生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则以时间为本位,而人的思维和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西方的空间文化和中国的时间文化在对待外界事物时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态度和方式。空间是具体的、静态的,时间则是抽象的、动态的,所以西方科学专注于研究物质结构,而中国古代科学则专注于阐释时间过程中万物的变化规律。一言以蔽之,西方传统科学研究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中国传统科学研究事物变化中所具备的重复性、普遍性和必然性,这也是为什么用西方近现代科学解释不了中医、解释不了中国科学传统的原因。两辆平行奔驰的马车尚不能相交,两种并行的认识源流又如何能汇合呢?所以,中医的科学性不需要以西方科学为标准,因为我们属于科学的另一条赛道。

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和发展中医呢?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既是医学,就逃不开人这一主体,如何能使人“生”,那便是——“从阴阳”。所以,学习中医是在学习如何“从阴阳”,读书、临证、思考,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到契合生命调治路径的“从阴阳”的方法。首先,要多读书,因为中医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样本,中药、方剂等等的运用在书中都有迹可循,这是知识的汲取同时也是灵感的启发。其次,要临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说话的底气是临床疗效,只有通过临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运用中医的十八般武器。最后,要思考,中医尚待研究和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只有思考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关于中医发展,钱学森早已指明了方向——中医复兴。钱老说得很明白,医学的前途在于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中医发展的道路不是按照西医往前发展,也不是走中西医结合,而是走到中医自己的道路上来,中医作为一门复杂性医学科学,早已在千年前就站上了真理的顶峰。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医的未来必是辉煌的!博古观今,大胆地走中医自己的路去吧!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61期 2024-02-29
  • 第360期 2023-12-31
  • 第359期 2023-11-30
  • 第358期 2023-10-31
  • 第357期 2023-09-30
  • 第356期 2023-08-31
  • 第355期 2023-06-30
  • 第354期 2023-05-31
  • 第353期 2023-04-30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