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附院动态 - 正文

附属第三医院:我院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建设启动会顺利举行

资讯来源: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7 20:30:25

为加快推动中医心病学科建设,提高中医心病学科临床诊治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强化专项人才建设,10月25日,我校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举行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建设启动会。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传承创新处二级调研员蔡利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王培利教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李亚平教授,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副院长华军益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副院长、心血管科主任许轶洲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丁亚辉教授,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院长林咸明教授、滨江院区副院长刘强教授出席启动会。会议由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侯宏伟主持。

林咸明在致辞中指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的建设是医院中医心病学科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在未来发展中,要重点围绕加强学科科研创新、加大学科人才培养和强化学科临床诊疗创新等方面进行建设与提升,继续探索和完善中医心病学的治疗技术,借助中医方药和针灸康复,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持续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医院将整合资源全力支持中医心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带头人刘强就学科基本情况、主攻方向、现有基础和下一步建设计划进行了详细汇报,同与会专家就学科建设方案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中医心病学在专病建设向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具体指导。专家组表示,要充分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与优势,建立中西医联合诊疗路径与标准化协作流程,形成具有循证依据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设立中医心病学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多学科交叉团队建设,搭建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高水平学科平台;科研方面,紧密结合本学科特色和现有基础,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提高科研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发展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方面,注重其与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的有机结合,加大适宜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推广,提高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和认可。

蔡利辉对中医心病学科获批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表示祝贺,并对学科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中医药治法方药、针灸与综合康复三位一体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实践。希望学科团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强化多学科协同,深化科研攻关,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推动学科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建设正式启动,学科团队将凝聚全员力量,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领域的学术创新与临床实践,为推动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电子校报 更多

  • 第377期 2025-09-30
  • 第376期 2025-08-31
  • 第375期 2025-06-30
  • 第374期 2025-05-31
  • 第373期 2025-04-30
  • 第372期 2025-03-31
  • 第371期 2025-02-28
  • 第370期 2024-12-31
  • 第369期 2024-11-30

校报

更多

视频播报

Copyright ◎ 20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37 邮编:310053

---校内链接---